2015-09-21【恩典瑞瑪】:忍受苦難
https://goo.gl/sfdhoh 歡迎 FB 按讚,分享
作者:金燈台
「你卻要凡事謹慎,忍受苦難,做傳道的工夫,盡你的職分。」提後四5
「順服」不是人本來就有的特性,人的本性是很有自主性的,我們皆是自己的主人,上帝創造我們時,就給了我們這種自由;我們有主權性,怎麼可能會去順服別人?「順服」是違反我們自主性的特質。因此要擁有「順服」「謙卑」的特質,不是天生就有,而是經過「苦難的考驗」才能得到。
「謙卑順服」是一種「超自然」的作為,「謙卑順服」是一種「超越屬地的生命」,「謙卑順服」是一種「超越自然的的生命」,「謙卑順服」是一種「超越肉體的生命」,「謙卑順服」是一種「超越血氣的生命」。要擁有這種「超自然屬天的生命」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在「苦難」中才能結出這種果實。
「苦難」是每一個偉大的領袖必須有,也非得要有的生命特質。「苦難」是製造一位傑出領袖,必要的「養料」。「苦難」是製造人格的最大力量,是絕對必須的;我們的信仰不是要人「逃避苦難」「脫離苦難」,這是世界的宗教,不是十字架的福音。「十字架的福音」是要我們「面對苦難」「經歷苦難」,才能達到真正的完全;這是「十字架」所帶來的價值。
苦難並不是因它本身帶來不同程度的災難使我們受苦,它才有價值。「苦難的價值」乃在於,它會使受苦的人產生超越的意義;這種價值就高過苦難本身。
一個人在苦難當中,還堅持某些重要的原則,就顯明這些原則比苦難帶給他的意義更深遠。當一個人在苦難中間,還堅持他所相信的真理時,就顯明這個人與真理之間的合一,是苦難不能打破的。
心得分享 :
一般人很難坦然地面對苦難。即便如耶穌也曾在受難前在客西馬尼園展現祂身為人軟弱的一面,但祂謙卑屈膝尋求父的安慰。耶穌的門徒與許許多多的追隨者也都為義受迫害,但他們也都至死盡忠。
我們看看保羅是如何勸勉以弗所教會的人們來看待他的受害:以弗所書第三章12-13節 (新漢語譯本)「我們在基督裡,藉著對祂的信心,可以坦然無懼,並大有信心來到神面前。因此,我求你們,不要因為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而灰心------這其實是你們的榮耀。」
好個「坦誠無懼」!這些偉大的跟隨耶穌的人之所以能坦然無懼地面對苦難,憑藉的就是「在基督裡」,即使面臨逼迫,依然為正義與公理發聲。
神並沒有應許信祂的人永遠天空長藍,但祂應許我們「祂與我們同在」。這個「同在」就是最大的安慰。就如同耶穌所說:「我在父裡面,父也在我裡面」,我們仰賴聖靈內住在我們裡面,「我在基督裡面,基督在我裡面」。這個「在基督裡」就是完全的謙卑順服,不僅順服主的差派,也順服於一切的苦難。
「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;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翰福音 16:33)這是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夕,對他的門徒勸慰的話。如今,同樣的話語仍舊安慰著無數倚靠主度過信心煎熬的靈魂。讓我們學習保羅等等的前輩們,因著「在基督裡」,以信心來到主的面前,坦然並無懼地面對挑戰與試煉,即使身陷患難亦不灰心喪志。我們並不孤單,因為主與我們同在,這就是經歷主耶穌基督「十字架的福音」,是這世上最大的安慰,也是最寶貴的愛。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。」
以馬內利!